我家的魚腥草被蟲蟲侵襲的坑坑洞洞,所以就到外婆家的庭園中拍攝囉!
魚腥草有一種很「特別」的味道,有些人會喜歡,有些人則是避而遠之…
但是魚腥草的功用真的多多…還記得我小時候很容易長疔,
外婆就用魚腥草和仙草炖煮雞肉或是排骨湯給我吃,吃了一段時間之後,我就沒有再長過疔了…













魚腥草
【別名】蕺(《别錄》),葅菜(《唐本草》),葅子(《綱目》),重藥(《現代實用中藥》),狗貼耳(《廣州植物志》),
    臭菜(《中藥志》),臭腥草(《泉州本草》)……
【來源】為三白科植物蕺菜的帶根全草
【採集】夏、秋采收,將全草連根拔起,洗淨曬乾
【性味】辛,寒。
    ①《别錄》:味辛,微溫。
    ②《履巉岩本草》:性凉,無毒。
    ③《滇南本草》:性寒,味苦辛。
    ④《綱目》:辛,微温,有小毒。
    ⑤《醫林纂要》:甘辛咸。
【歸經】入肝、肺兩經
【功用】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
【主治】治肺炎,肺膿瘍,熱痢,瘧疾,水腫,淋病,白帶,癰腫,痔瘡,脫肛,濕疹,禿瘡,疥癬
【禁忌】虛寒證及陰性外瘍忌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ling0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