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是轉自PTT的ChineseMed版:

現在的人們,當於自然療法已經越來越接受了…
但是仍然有人免不了懷疑中藥的效效!
不過說真的…中醫講究整體治療…
就連如何服用中藥,都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喔!

1.目前中藥有分「煎劑」(湯劑)及「科學中藥」
 煎劑是按照醫師處方配伍的多種生藥材(飲片),
加冷水、放入煎藥鍋內煎煮後,去渣取濃縮藥汁服用。
整帖方劑有效成份經過高溫殺菌溶於水後,易於人體吸收,
 可迅速發揮藥效。
目前衛生署只准各藥廠按照古籍方劑、經典(如:傷寒論、
金匱要略、溫病條辨、醫宗金鑑、太平惠民和局方、萬病回春、
外科正宗等)所記載的方劑加以組成、製成『科學中藥』。
依照廠商所標示,其生藥與濃縮後的「浸膏」藥液比例約為五倍,
 再以百分之三十三左右的澱粉與浸膏混合乾燥而成。
安全衛生,服用簡便。只是有些病患會抱怨吃藥後變胖了就是。

2.服藥時間
 《湯液本草》:「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,食氣消則服藥,藥氣消則進食。」
說明藥物與食物不宜同時服用。因此一般中藥方劑皆選在兩餐之間服食,
如須服用三次,可在臨睡前再加服一次。一帖藥作頭煎和尾煎,
二次煮成的量混合,使濃度平均,再分2~3次服。
因方劑在人體內被完全排清,所需時間約三至六個小時左右,
而當藥劑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已無作用時,就需再補充新的藥劑,
使有效成份能平均分佈於體內。
而科學藥粉一天3~4次,依証狀而分飯前或飯後服。
 對於急症,一天之內可連服2、3劑不拘時,
或一劑二次煎煮量頓服(一口氣全部喝完),
用足量藥物以迅速控制病情。至於慢性疾病可兩日服完一劑,或隔天服一劑。
 但是藥性峻猛的方劑,例如辛溫發汗峻劑(大青龍湯、麻黃湯)
及瀉下重劑(三承氣湯)等,通常得效後就適可而止,不必吃到完,
否則可能會造成汗瀉過度、損傷元氣。
因此,一帖藥(含科學中藥)到底要分幾次服用才恰當,
必須根據病人的病情,及所處方劑藥效強弱而定。
最安全的方法是遵守醫生的指示

3.需飯前(約一小時)服藥的有:補益強壯、養生抗衰老方劑、
治療腸道疾病、肝腎病變、驅蟲藥、及攻下藥。
 因飯前胃中比較空虛,藥能以較高的濃度快速進入小腸被吸收,
藥效充份發揮功效。

4.需飯後(進食後、間隔三十分鐘至一個小時)服藥的有:
治療上焦病變、袪風勝濕藥、峻猛有毒之藥物、
對胃腸有刺激的和治眼科病的藥物。
 原因有二:一是防止藥物本身所含的強烈藥性刺激胃腸道黏膜;
二乃利用胃腸道裏的食物阻滯藥劑迅速下行,
又有向上游溢經氣的引藥上行效果,延長有效成分被吸收的時間,
以發揮最大療效。

5.特別時間:
 治瘧藥物宜在發作前二小時。安神藥宜在睡前。急病不拘時間。
慢性病服丸、散、膏、酒者應有定時。另外,根據病情,
有的可以一天數服,有的可以煎湯代茶,不拘時服,
 個別方劑有特殊服法,如雞鳴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,效果較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ling0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