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是節自>這本書…
不過現在已經買不到了~~~
還好我弟弟借到這本書,
等我弟寒假回台灣我就可以閱讀這本書了!
以下這段是轉自我弟弟的blog:
在巴斯德提出"細菌病原論"以前,
醫學界所信奉的病原論叫做"液體病理學"
他的理論基礎並非固體細胞的病理變化,而是體內的液體,
諸如血液.膽汁.淋巴液或漿液.痰和黏液的病理變化。
誠如聖經所說:"人的生命存在於他的血液中。"
希臘人認為"物質只有在液體狀態中能發生作用。"
十八世紀英國名醫韓特醫生(Hunter M.D.)以更科學的方式
表達了同樣的概念:"血液是生命的輸送者。"
由於近世在淋巴.酵素.內分泌各方面的生化研究,
已證實了傳統液體病原論大部分都屬正確。
自然療法認為,一切疾病,包括傳染病和慢性病在內,都是因體液,
諸如血液和淋巴液化學酸鹼失衡時所造成。
體液化學平衡時,身體即處於健康狀態,百病不生,
縱有細菌入侵體內,也不能繁殖,不會造成疾病。
當體液化學失衡時,我們可以罹患慢性病,也可能感染傳染病。
所以細菌是"果",而不是"因"。
"液體病理學"可以涵蓋"細菌病理學",後者卻無法解釋前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節自>
抗生素的使用,以及西醫的對抗式療法的正當與否,是很值得深思的問題...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