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這一、兩棵芝麻是在外婆的地瓜田中發現的
之前一直都不知道是「芝麻」,上網詢問了PTT的網友才得到了解答
沒想到原來芝麻所開的花那麼的美麗…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黑脂麻
【別名】胡麻、巨勝、狗虱、鴻藏、烏麻、烏麻子、油麻、交麻、黑芝麻、巨肚子、小胡麻
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種子。
【採集】8、9月間果實呈黃黑色時採收、割取全草、捆成小把、頂端向上、曬乾、打下種子、除去雜質、再曬乾
【性味】味甘,性平。
    《本經》:味甘,平。
    《飲膳正要》:味甘,微寒。
    《本經逢原》:甘,溫。
    《醫林纂要》:甘苦,寒,滑。
【歸經】入肝、腎經。
    《雷公炮製藥性解》:入肺、脾二經。
    《本草經疏》:入足太陰、兼入足厥陰、少陰。
    《玉楸藥解》:入足厥陰肝、手陽明大腸經。
【功效】補益肝腎、養血益精、潤腸通便、潤五臟、填精髓、烏髭髮、逐風濕氣、涼血解毒
【主治】肝腎不足、虛風眩暈、風痹、癱瘓、大便燥結、病後虛羸、鬚髮早白、婦人乳少、皮膚乾燥
【宜忌】脾弱便溏者勿服。 《本草從新》:胡麻服之令人腸滑。
   精氣不固者亦勿宜食。 《本草求真》:下元不固而見便溏、陽痿、精滑、白帶、皆所忌用。

白脂麻
【別名】白油麻、白胡麻
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種子
【性味】味甘,性平。
    《嘉祐本草》:大寒,無毒。
    《品匯精要》:味甘,性大寒,無毒。
    《醫學入門》:甘,寒。
【功效】潤燥,滑腸。
【主治】治脾約便難,小兒頭瘡。

麻秸
【別名】脂麻秸、芝麻荄、油麻稿
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莖
【主治】治哮喘,浮腫,聤耳出膿。 《綱目》:燒灰,入點痣去惡肉方中用。

胡麻葉
【別名】青蘘、巨勝苗、夢神、胡麻苗
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葉
【性味】味甘,性寒。
    《本經》:味甘,寒。
    《本草圖經》:甘,滑。
【功效】益氣、補腦髓,堅筋骨,利大腸,袪風解毒,潤腸
【主治】治風寒濕痹,崩中,吐血,陰部濕癢。

胡麻花
【別名】烏麻花
【來源】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
【功效】養血滋潤,潤大腸
【主治】治禿髮,凍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nling0419 的頭像
    chinling0419

    【今齡 ❤ 虎斑貓】.純手作

    chinling04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